2009-12-14 11:34
meta
三代球員同心 為香港爭口氣
[b][size=4]明報專訊】今次港足東亞運代表隊成員,有來自體院足球部的「末代產品」、後體院年代的「90系」小將、曾代表國青隊的內地國援,代表著香港足球在這10年間的興衰,背景迥異但目標一致,只求為港足爭一口氣。
「最希望政府重視青訓」
「香港足球一向不在運動會受重視,最難忘是每次去授旗禮,都被人叫我們企後一點,免得阻著一班金牌運動員。」27歲的港隊後衛陳偉豪無奈苦笑。作為體院足球部於1998年解散前的最後一代正統青訓產品,陳偉豪年僅17歲便有機會隨港青外出比賽,但不論全運或亞運也未嘗擺脫分組賽出局宿命,在甲組聯賽馳騁10年後,終有機會以大師兄身分帶領小將創歷史。雖然領隊羅傑承陣前以重賞振士氣,但陳偉豪卻稱金錢非爭勝最大動力﹕「一直以來,我和隊友沒想過能站上運動會的頒獎台,今次真的為香港足球爭番啖氣,最希望可以讓政府重新重視青訓。我們晉身四強已有接近1萬觀眾入場,證明熱愛足球的香港人仍大有人在,為何要這麼現實,只將資源投放在有爭牌希望的運動上?」陳回想他14歲加入體院足球部時,幾乎每日都接受正統訓練,不像現在常因練波超時被康文署 職員驅趕、大戰前夕亦只能在泥濘爛場備戰。
自從足球因長期戰績低落而被剔出體院精英項目,加上部分球會解散青年軍,足球小將只能參加康文署及部分商業機構舉辦的訓練班,每周只有約兩課操練。在四強撲出朝鮮球員12碼的19歲門將葉鴻輝,與陣中大部分23歲以下小將皆是「後體院年代產物」,由於在升上甲組後才接受較具系統的訓練模式,仍不時暴露體能不足弱點。前晚力拼120分鐘後,軍醫特別替手臂微傷的葉鴻輝按摩肌肉,務求能再次一夫當關力保港隊大門不失。阿輝直言即使奪金亦不輕言自滿﹕「如果我說希望贏得世界冠軍,大家都可能會笑我癡人說夢,但人要有夢想才有希望。香港足球一直被人看不起,希望今次能藉獎牌證明香港足球不是垃圾。我為了專注踢好波,暫擱IVE的運動管理文憑課程,誰說踢波的一定是沒文化的爛仔?」
國援﹕出戰港隊光榮
漠視青訓,令香港球壇一度青黃不接,有球會開始引入國援,例如由大連來的徐德帥。這名來港4年的中場在今屆賽事演出身價,成為港隊進攻命脈。21歲的阿帥曾入選國青隊,儘管香港聯賽水準較內地低,孤身在港生活的阿帥卻認為﹕「國內有太多人踢球,隊內競爭激烈,在香港踢球簡單得多了,與隊友的相處也較和諧。能贏得香港球迷認同,兼為港隊榮譽而戰,我感到非常榮幸。」港隊已有多年未嘗在國際賽打敗日本 ,但正如港隊教練金判坤所言,足球往往予人驚喜,只要有為國拚死的決心,誰敢說這是不可能的任務?[/siz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