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學童學手語打破隔膜


2010-2-17 15:34 meta
學童學手語打破隔膜

【記者倪清江報道】本港學生一般學習兩文三語,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的學生卻可學習第四種語言──手語,校內健聽和失聰學生因而得以互相溝通,打破隔膜,也令失聰學生能夠真正學習,是少數成功推行融合教育的學校,背後是投入了大量人力及物力。

中大外援導師助教學
該校小一至小三各級,各有一班有六至七名失聰學生入讀。課堂上有三名老師,除了校內教師,另兩人是來自中文大學的「外援」,他們均會手語,其中一人更是失聰人士,因此三人可互相溝通。上課時,校內教師如常講課,而中大導師則在旁做手語,令坐前排的失聰學生明白老師教學的內容。這項增加輔導失聰學生的計劃,由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於 06年獲馬會撥款 6,000多萬元進行,為期七年。
聽障學童雪盈的母親王太曾考慮安排女兒入讀特殊學校,但「成日受保護,睇唔到成個世界有好多唔同嘅人」。得知該校手語教學計劃,而女兒智力又正常,即為她報讀。
校長蘇蘊珩表示,教師首次面對失聰學生時,完全不知怎算好,參加該計劃後,有失聰學生成績名列全級最前兩成,「(失聰學生)一年班時只會單字,冇連詞,到二年級寫到長句子」。健聽學生學手語後也有得益,「一般小朋友唔開腔講嘢或好細聲,但學咗後講嘢時多咗動作,表情豐富啲,比起初時投入啲講嘢」。
融合教育是其中一項重點教育改革,不過此政策支援嚴重不足。中大賽馬會雙語共融教育計劃項目經理姚勤敏,之前在教育局任職時專負責處理失聰學生問題,他指該類學童無法單憑老師講課時的口形了解內容。在歐美和一些亞洲國家,很多年前已安排手語繙譯,走入課室輔助教育失聰學生,但香港一直沒有。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學童學手語打破隔膜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