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11 19:54
JICKYLE
時事•議題﹕工廈活化利與弊
時事•議題﹕工廈活化利與弊
[url=http://www.mingpaonews.com/][img]http://l.yimg.com/mq/i/nws/partner/mp.gif[/img][/url](明報)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隨著本港經濟轉型,製造業北移,不少工業大廈現已空置或使用率偏低,吸引一班從事藝術創作人士、社會企業及商戶等進駐。另一邊廂,特首[url=]曾蔭權
[/url]在《2009-10年施政報告》提出活化舊工廈,並推出一系列便利業主重建或改裝工廈的措施。2010年4月,[url=]地政總署
[/url]將成立特別小組,統一處理工廈重建及改裝申請。活化工廈如箭在弦,將為各界帶來什麼衝擊?
根據發展局資料,08年底全港有1467幢私人分層工廠大廈,總面積達1740萬平方米,空置樓面超過110萬平方米,空置率6.5%。全港約七成工廈位於非工業地帶,大多在市區,連接良好的交通網絡,部分更位處海濱,景觀優美。此外,工廈樓面開闊、樓底較高,樓面負荷量大,走廊寬敞,而且裝有大型升降機,可靈活使用,適合改裝作其他用途。
引入產業政策 業主按實補價
早於1991年,政府已開始把逾500公頃過剩工業用地改劃作商貿或住宅等用途,原意是促進逾1000幢工廈活化空置單位,甚至收購重建。[url=]規劃署
[/url]多年來透過改變土地用途,使七成工廈處於「其他指定用途(商貿)」、住宅或綜合發展地帶,適合重新發展。例如業權由房委會擁有及牽頭活化的石硤尾工廠大廈,在08年改建為創意藝術中心。
政府為加速舊區重新發展,09年6月建議放寬主要在觀塘和[url=]葵涌
[/url]等非工業地帶內逾555幢樓齡30年以上的工業樓宇的強制拍賣業權門檻,由九成放寬至八成,加速工廈重建。地政總署同年對工廈改變用途引入了「產業政策」,制訂較便宜的地契豁免書收費準則。新界區工廈轉作影音灌錄室、設計及媒體製作室等9大指定用途,每年每平方米補價172元,顯著低於轉作一般商業用途的235元,減幅達27%。
特首曾蔭權在《2009-10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活化工廈政策,在2010年4月1日起的3年內,推出一籃子方案,鼓勵業主重建或改裝舊工廈,包括﹕
◆容許業主「按實補價」,即按重建後的實際發展密度繳付土地補價
◆容許涉及超過2000萬元土地補價的業主,定息最長分5年分期繳付
◆符合資格而選擇改裝整幢舊工廈的業主,免收更改土地用途的「豁免費用」
政府帶頭遷工廈
獲批准的重建項目及改裝項目,分別須於5年及3年內完成。地政總署2010年4月將成立專責小組,成員包括產業測量師、律師等,負責處理有關申請。發展局長[url=]林鄭月娥
[/url]表示,專責小組只針對「已處理規劃問題」的申請,建酒店、骨灰龕等便要向城規會申請,但政府會透過發展機遇辦事處協助涉及城規程序的個案,增加活化效率。
[url=]財政司
[/url]長[url=]曾俊華
[/url]在《2010-11年財政預算案》提及,政府在調遷辦公室和設施時,會在適當情况下考慮使用舊工廈,包括灣仔海旁3座政府辦公大樓的部門將陸續遷離,該3座大樓現有27個部門約1.1萬名員工辦公。
現時有48個政府決策局及部門租賃私人物業,內部樓面共約27.2萬平方米,當這些租約屆滿時,政府亦會考慮將有關部門遷往工廈,希望為活化工廈起牽頭作用,但暫未有具體計劃和時間表。
反對者:借創意產業過橋發展地產
有鑑於本港骨灰龕嚴重供不應求,食物及衛生局表示會在18區物色地方,再與[url=]區議會
[/url]研究在工廠開設公營骨灰龕場是否可行,條件是工廈在適當地區、遠離民居和不影響觀景。
對於把空置工廈改作骨灰龕場的建議,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認為當然理想,但鄰近大廈居民或工廈用戶勢必反對,「就算是在工廈地舖開長生店,也會遭反對」,他對建議不感樂觀。
有文化工作者認為,活化工廈不能真正推動創意工業發展。文化評論者原人在香港獨立媒體撰文,指工廈多位於交通重點或臨近海旁,價值甚高,政府活化工廈措施只方便財團增加土地儲備,「借創意產業過橋發展地產」。
自然活化合作社發言人黃津珏批評活化計劃未見其利、先見其弊,除了加租和不續約,不少業主已申請把工廈改建成酒店,無助推動創意工業。他認為文化工作者才能真正活化工廈,但現時卻反遭逼遷、加租。據自活社統計,火炭工廈的平均呎租由06年的3.76元,上升四成至09年的5.24元。他希望政府活化工廈之餘,亦能推出相應措施如凍結租金等。
對於活化工廈政策可能對文化界帶來的影響,[url=]藝術發展局
[/url]行政總裁茹國烈表示關注,指會積極蒐集意見,向政府有關部門包括[url=]民政事務局
[/url]及發展局等反映。他透露,[url=]藝發局
[/url]已決定做「另類藝術空間」調查,了解藝術空間的現况及需要。
贊成者:有利香港經濟轉型
有地產代理指出,活化措施為工廈市場注入動力,尤其是在毋須補地價下改裝,令用途更加廣泛。此外,政府在降低強制拍賣業權門檻及更改土地「豁免費用」方面有明確建議,相信交投量會增加一至兩成。
對於政府提出的活化工廈措施,[url=]香港總商會
[/url]認為有助刺激其他產業,新興及創意產業亦得以發展。香港中華總商會認為措施可增加工廈業主和企業資源運用的靈活性,又建議政府活化工廈時,需配合舊區的交通網絡和環保發展,改善舊區居民生活環境。
文﹕黃郁文、陳業輝
圖﹕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顧問教師﹕聖傑靈女子中學 李秋筠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310/4/gy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