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24 16:00
宅~有何不可
美國專傢:地球已進入新的地震“活躍期”
原標題:躁動的地球?
蘆山地震的救援工作還在進行中,而北京時間今天凌晨7時14分,巴佈亞新幾內亞北部海域又發生裡氏6.4級地震。
巴佈亞新幾內亞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傢,但近來該國地震發生之頻繁、震級之強,實為少見。就一周之前的4月17日,該國東部附近海域剛剛發生瞭一場7.0級地震。
而縱觀全球,僅僅4月一個月,不光是巴新,伊朗、日本、中國也先後發生多次6級以上強震,今年1至4月,全球共發生6級以上強震41次,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
於是,“地震活躍期”這個名詞開始頻頻出現,人們不禁發問:“地球怎麼瞭,為何如此躁動?”
近50年 強震明顯增多
據統計,全球平均每年都會有一次8級以上地震,近20次7級以上地震,超過120次6級以上地震。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記者統計發現,自1964年以來,全球6級以上地震明顯增多,在1964年-1973年的十年間,平均每年發生6級以上地震44次,到瞭2004年-2012年,僅2011年,就發生6級以上地震177次,9年間共發生1063次,在全球範圍內,平均每3天就有一次6級以上地震發生,頻率較四十年前快瞭61.7%,
截至4月23日,今年全球6級以上地震41次,與1989年全年發生數持平。
今年4個月 12次7級大地震
據報導,從1900年至今的110多年間,全球7級以上強震平均每年發生18.3次;而1970年以來的40多年間,全球每年發生7級以上強震的頻度也是18.3次,去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給出的數據顯示,7級以上的地震大約在16次左右。而今年才過瞭4個月就已發生12次7級以上的強震。
專傢釋疑 地球處於地震“活躍期”?
本報記者今晨連線美國國傢地震信息中心的地震學傢約翰·貝利尼,他對“活躍期”的說法表示認同。他說,最近我們正處在一個地震發生頻率較高且為期數周的“活躍期”。
美國“地震專傢”組織的喬伊·費爾馬基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地震是周期性的活動,一般分為“平靜期——前兆釋放——大釋放——剩餘能量釋放——平靜期”幾個階段。近100年間,前40年,世界各地發生強震的次數比較少。新世紀以來,2007年是地震最頻繁的一年,2008年以後,8.5級以上的地震開始變得更為常見,這就預示著地球進入瞭新的地震周期。
為什麼會出現“活躍期”?
地震活躍期是指地震活動相對頻繁和強烈的時期。地震活躍期是相對地震平靜期而言的,它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那麼地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活躍期”呢?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地震專傢高芬格教授解釋稱,當大地震發生時,會將所在區域的壓力釋放,同時也將部分壓力轉移至附近區域。因此就算附近的區域並不處於地震活躍期,但是很容易因為臨近區域地震的“觸發”而發生地震,從而引起這一地震帶在一段時間內連續發生一連串的地震。
汶川大地震催生2008年“活躍”
自2003年以來,我國已發生5級及以上地震255次,其中6級及以上地震44次。2008年是一個地震的高發期,由汶川地震引起的5級及以上餘震就有30次。類似的,今年前四個月,我國共記錄下5級以上地震13次,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
多知道點兒 地震 強震 大地震
強震、大地震並非隨意使用的名詞,而是有科學的分級。國際上將地震按照釋放能量的大小分為10級,震級每相差1級,釋放的能量相差大約30倍。在我國,不同級別的地震有各自的名稱。這次發生在巴新的地震屬於“強震”,1976年唐山地震屬於“大地震”,而日本“3·11”地震則屬於“巨大地震”。
一年100多次強震不稀奇
雖然人們普遍感到今年地震頻發,但實際上,據統計,近10年全球平均每年都會有一次8級以上地震,近20次7級以上地震,超過120次6級以上地震,因此,專傢指出,沒有必要為近來地震的多發過度恐慌。
本版文/記者 王崗 蔣伊晉 張珺
數據來源 美國地質調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