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18 13:01
sinta
堆填區過唔到 垃圾圍城點算好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video/20130718/org/1374094171_1769.jpg[/img]
近日,擴建堆填區成為全城爭議焦點。面對「垃圾圍城」的問題,香港確實需要解決方案,擴建堆填區是港府銳意使用的其中一個方案,卻接連在將軍澳和屯門擴建申請撥款上失敗,原因何在?面對垃圾問題,我們又有甚麼其他出路呢?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30718/large/shpfood000.jpg[/img]
近年團體或政府都開始積極宣傳「惜食」概念,提醒市民要珍惜食物,避免造成浪費。
[b]1.堆填區引發鄰避效應[/b]
所謂「鄰避效應」,又稱「鄰避症候群」、「鄰避現象」等(英文「Not in my back yard」,意思是「不要在我家後院」,簡寫為Nimby」),「鄰避」即「鄰人皆欲避之」之意。最常引發鄰避效應的設施是所謂的「厭惡性設施」,例如堆填區、焚化爐、核電廠等。
事實上,堆填區不為各區歡迎,可以理解。將軍澳過去多年因為堆填區,成了真正的「臭」名遠播,香港幾乎無人不知道鄰近堆填區之苦,如今任何一區居民真是聞堆填色變,擔心自己的生活質素由此大受影響,自然區區都反對,你推我讓。
要紓緩鄰避效應,很多時要給予其他補償予所選地區,例如同時興建便利該區的設施,或提供經濟誘引,才可游說更多地區居民支持。
[b]2.焚化爐和廚餘處理中心[/b]
處理垃圾,除堆填外,焚化爐也是常見選擇。但焚化爐位處的區域,不單會因為垃圾車經常出入而產生臭味,更會令人擔心空氣質素大受影響,長遠會危害區內居民健康。舊式焚化爐會排放諸於二噁英等致癌物質,令人卻步,不過科技日新月異,港府聲稱興建的焚化爐會採用最先進技術,據稱新式焚化爐的高溫能將二噁英等有毒物質也分解掉,所排出的氣體完全無害。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令居民安心。政府去年擬在石鼓洲興建焚化爐,但即遭附近的長洲居民強烈反對,方案還未能得到落實。
另外,固體廢物當中,廚餘的比例越來越重,每天全港棄置的食物已超過三千多噸,佔固體廢物三成,廢棄量驚人。廚餘可以轉化為肥料、動物糧食等,香港已計劃於大嶼山小蠔灣興建「廚餘處理中心」,但能處理的數量只佔少數。
[b]3.源頭減廢才是王道[/b]
處理垃圾設施常會引發鄰避效應,即使爭議能解決,仍然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這些設施很易令人產生錯覺:我製造的垃圾自然有人處理。殊不知,垃圾處理背後有很多成本──處理垃圾是需要公帑的,而當中製造的環境問題和爭議更是難以量度的無形成本。好像廚餘處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吃不完的東西也可以轉化為有用的東西,那麼有何必要減少浪費呢?
源頭減廢,才是長遠解決垃圾問題的最有效方法。源頭減廢自然是要減少社會整體的垃圾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垃圾徵費
政府正研究垃圾徵費措施。垃圾徵費自然是利用經濟誘因來減少垃圾量,但爭議是可預見的,因為人人都習慣了免費,突然要徵費自然遭人反對。另一方面,政府計劃的垃圾徵費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向生產商收取處理費,如果產品被過度包裝,即使用大量包裝物品,他們亦不需為此負責,處理垃圾成本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無形中多丟棄了垃圾)。
(2)加強分類回收
每天有很多垃圾,其實可以循環再用,不需送到堆填區或焚化爐。加強分類回收能有效減少廢物量,以日本為例,分類回收做得非常仔細,但這方面香港頗為落後,很多地區連玻璃回收也沒有,市民的分類意識也薄弱,而且更不時爆出回收筒只是「假回收」,承辦商往往把廢物直接丟棄,最終也是送往堆填區。
(3)推廣「惜食」文化
香港的廚餘量越來越多,浪費食物不單不道德,更為社區帶來沉重的垃圾負擔。近兩年無論是環保團體或政府,都開始積極宣傳「惜食」概念,提醒市民要珍惜食物,避免過量點菜造成大量浪費,並鼓勵餐宴減少菜式。不過,宣傳和教育要較長時間才能彰顯成效,相信節約食物這個觀念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植根香港人腦海。
來源:蘋果日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