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特朗普新阿富汗南亞戰略背後:拉攏印度暗含深意


2017-8-23 08:20 宅~有何不可
特朗普新阿富汗南亞戰略背後:拉攏印度暗含深意

[img]http://imgcache.sina.com/?s=Ly19ezdNIlfqbjURQwweA0%2BfSjU5ZysiJ1%2Bnbjh0ajtBImrKdkQobje9OnbztkCEckOuersvsmxEak92amcugkSEhktBQrLHwli8cj%2BxOxf3U2UAblfiQnLqbvkMdltFH0PrQxesq[/img]
  當地時間8月21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邁爾堡軍事基地發表講話,闡述瞭美國未來的阿富汗戰略。視覺中國圖
  原標題:釋新聞|特朗普新阿富汗南亞戰略背後:拉攏印度暗含深意
  美國東部時間8月21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邁爾堡軍事基地發表講話,闡述瞭美國未來的阿富汗戰略。盡管特朗普在演講中沒有明確提出向阿富汗增兵的計劃,但他強調美國不會從阿富汗撤軍,因為這將導致阿富汗出現權力真空,而讓恐怖分子乘虛而入,而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值得註意的是,特朗普講話中還透露出進一步加強印度在其南亞戰略中地位的政策取向,表示將與印度發展戰略夥伴關係,並要求印度支持阿富汗的經濟發展。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南亞研究室主任趙幹城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特朗普此次提出的南亞戰略,主要是為瞭給這場打瞭16年的戰爭尋找一個出路,但實際上與奧巴馬時期的戰略相比並無太多新意。而美國拉攏印度,則因為印度對美國而言具有多重意義,不僅僅是阿富汗的問題,更涉及到制約中國的問題。
  而對於美印之間的靠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2日表示,中方樂見美國和印度發展正常、友好的關係,但這種關係應是“不損害其他國傢的利益”。華春瑩說,“中國與任何國傢發展友好關係都不針對其他任何第三方,我們希望美印關係的發展同樣也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b]美最終目標仍是撤離阿富汗,但要“走得漂亮”[/b]
  盡管特朗普在上臺前一再表示,阿富汗戰爭“完全是浪費”,並主張“迅速撤軍”。不過在數月反復考慮之後,他也不得不面對與其前任一樣的現實:美國無法接受從阿富汗撤軍的後果。特朗普承認,倉促撤軍隻會導致恐怖組織迅速填補美軍遺留下的權力真空。
  特朗普在描述其南亞戰略時說,美國軍隊將繼續為贏得勝利而戰。而美軍在阿富汗取得勝利的標誌則包括打擊敵人、消滅“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和“基地”組織以及杜?發生針對美國的大規模恐襲。為實現這些目標,特朗普說他將擴大對軍方的授權,打擊阿富汗的犯罪和恐怖分子網絡。
  趙幹城表示,實際上美國在阿富汗追求不是打贏戰爭,隻不過是維持局面而已。“2014年之後,美軍在阿富汗不是執行戰鬥任務,主要是防衛,維護整個格局不要崩盤,不能讓塔利班掌權。如果塔利班掌權,美國就會覺得這幾年戰爭白打瞭。”
  2014年底,美國主導的北約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結束在阿富汗的作戰任務,並於2015年1月1日在阿富汗啟動代號為“堅定支持”的非作戰任務,主要向阿本國軍隊提供培訓、技術等支持。
  值得註意的是,特朗普並未如此前外界預料的那樣宣佈對阿富汗的增兵計劃。不過據美國軍方官員早先透露,特朗普已經批準向阿富汗增兵4000人的方案。阿富汗境內現有約8400名美軍,還有約5000名北約士兵。
  而在特朗普演講之後,美國防長馬蒂斯就表示,他將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及美國盟友就特朗普的阿富汗戰略進行協商。馬蒂斯同時表示,多個美國盟友國傢已承諾向阿富汗增派軍力。此前,美國駐阿富汗部隊司令尼克爾森曾表示,將阿富汗特別行動部隊規模擴大一倍對於贏得戰爭至關重要。
  特朗普在講話中表示,新的阿富汗和南亞戰略與奧巴馬政府相比將有巨大變化,強調美軍將依據實際戰況、而非提前擬定的時間表作出軍事行動選擇。不過,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則對澎湃新聞表示,如果向阿富汗增兵4000人,實際上還是原來奧巴馬的政策,也就是要退出阿富汗,必須先增兵取得一些成果。
  “特朗普將阿富汗看成是負擔,美國普遍認為這是永遠打不贏的戰爭,所以要盡快脫身。”潘光表示,“(美國)最終目標是撤出阿富汗,這個沒有變,但還是存在怎麼撤、怎麼走得漂亮的問題。”
  [b]拉攏印度暗含制約中國之意[/b]
  值得註意的是,在21日的演講中,特朗普向巴基斯坦和印度發出瞭截然相反的信號。一方面特朗普批評巴基斯坦庇護恐怖分子,另一方面則表示要加強與印度的合作,讓印度在阿富汗問題上發揮作用。
  特朗普說,美國給瞭巴基斯坦數十億美元,但是巴基斯坦卻庇護美國正在打擊的恐怖分子。特朗普說,這種情況必須立即改變。
  不對,對於特朗普的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2日表示,國際社會應對巴方反恐努力給予充分肯定。“巴基斯坦身處反恐鬥爭的前沿,多年來,為打擊恐怖主義作出積極努力,也承受瞭巨大犧牲,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做出瞭重要貢獻。”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也在特朗普講話後的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巴基斯坦也飽受恐怖主義之苦,而且能夠成為這一地區與美國擁有共同的和平穩定目標的重要夥伴。蒂勒森還說,美國期待巴基斯坦採取果斷措施,打擊巴基斯坦境內那些威脅整個地區的武裝組織。
  趙幹城表示,實際上在奧巴馬的阿富汗戰略中就已確定,隨著美國逐漸退出阿富汗戰爭,巴基斯坦已經在美國的南亞戰略中逐漸邊緣化瞭,美國早已選擇瞭印度。
  “過去因為美國大批軍隊在阿富汗作戰,必須倚重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如果不提供運輸通道,美軍後勤保障都成問題,”趙幹城表示,“但是隨著美國逐漸退出阿富汗,巴基斯坦這個使命就已經結束瞭,戰略上已經不把巴基斯坦看作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
  不過趙幹城認為,目前美國在阿富汗還有8400名士兵,加之五角大樓有可能進一步增兵,巴基斯坦作為美軍運輸通道的功能仍然存在,因此隻要阿富汗戰爭沒有結束,巴基斯坦就不會從美國的戰略雷達上徹底消失。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演講表示,美國將發展與印度的戰略夥伴關係。特朗普提出,美國將向印度施壓,要求印度支持阿富汗的經濟發展。蒂勒森隨後也表示,印度將是確保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夥伴,美國歡迎印度發揮支持阿富汗政治、經濟現代化的作用。
  “美國的根本戰略就是重視印度,因為印度具有多重意義,不僅僅是阿富汗的問題,還涉及到制約中國的問題。”趙幹城指出。
  6月26日,印度總理莫迪剛剛訪問瞭美國。訪問期間,特朗普表示,美印間的安全夥伴關係非常重要。莫迪則回應,希望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繼續與美國加強合作。莫迪還稱,要把兩國戰略夥伴關係提升到新的高度。而在7月10日,印度、美國和日本三國還在孟加拉灣舉行瞭“馬拉巴爾-2017”聯合軍事演習,這是該軍演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
  “實際上阿富汗的局勢對印度的威脅不是太大,兩國沒有接壤,印度說阿富汗的恐怖主義對印度的國傢安全構成威脅,根本沒有道理,”趙幹城表示,“印度為什麼要在阿富汗下這麼大的本錢?真的是對付塔利班嗎?”
  趙幹城指出,印度目前對阿富汗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印度對阿富汗的經濟援助遠超中國,辛格政府時期就曾承諾五年內向阿富汗提供20億美元援助。印度在阿富汗僅領事館就有5個。
  俄羅斯塔斯社(TASS)援引俄羅斯戰略研究所研究員阿德紮爾·庫爾托夫(Adzhar Kurtov)的觀點指出,在特朗普的阿富汗戰略背後隱藏著消除或削弱對手的用意,而中國則是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主要對手。庫爾托夫指出,中國與阿富汗在經濟等領域存在許多合作,包括在“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上海合作組織中的合作,而美國政府的目標就是破壞或者至少削弱這種積極的發展。
  [b]阿富汗和平進程缺不得中國[/b]
  特朗普在當天的講話中表示,美國將整合外交、經濟和軍事力量,並對將來達成一個包括塔利班在內的政治解決方案持開放態度。他在講話中稱,美國在阿富汗不尋求國傢重建,而將重點放在打擊恐怖分子上。
  蒂勒森隨後表示,美國政府已經準備好支持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之間在沒有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展開和平談判。對於塔利班,蒂勒森表示,有一條實現和平和合法化的道路,就是通過政治協商解決方案結束這場戰爭。
  不過,就在一周前,塔利班向特朗普發出瞭一封公開信,呼籲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在這封公開信中,塔利班稱“許多好戰的議員和將領們”都在向特朗普施壓,延長阿富汗衝突持續時間,“因為他們希望保有他們的軍事特權”。
  實際上,在2013年,阿富汗、美國、塔利班曾嘗試在卡塔爾展開和談,但因塔利班高調設置駐卡塔爾辦事處引發風波,令談判也無果而終。
  8月16日,美國前國傢安全顧問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打敗威脅美國的恐怖組織並不包括或要求打敗塔利班。美國和北約可能會明確表示,他們將全力支持一個由阿富汗領導的,包含阿富汗所有勢力的政治協議,其中就包括塔利班。
  哈德利還建議,為瞭結束戰爭,美國應該支持區域機制,例如由美國、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組成的四方協調小組;還要讓阿富汗的鄰國和其他相關各方組成更為廣泛的組織參與其中;應該給俄羅斯和伊朗提供一個更為正面的角色,好讓他們停止對塔利班和其他恐怖組織的支持。
  “美國人非常希望中國多承擔一些責任。所以這次如果美國真的要脫身,同樣會對中國形成壓力,就是要求中國承擔責任。”潘光表示,“中國做瞭很多工作,而且中美一直有合作。”
  趙幹城認為,中美在維護阿富汗的和平進程上都可以發揮有效作用。如果美國真的希望看到一個穩定的阿富汗,各方應該放下冷戰心態。
  “大傢戰略上更透明一點,減少猜疑,可能會有助於整個南亞地區的和平。這個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美國的利益。”趙幹城表示。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